前段时间,高考指导老师张雪峰被推上了热搜。
起因是一名学生想要报考新闻学专业,被张雪峰老师劝阻了。

在他看来,国内大学专业分两种:
有发展前途的和没发展前途的。
观点或许“功利”,却真实。
他不过是说出了社会真相,道出了生活现实。
每一个内地学子选择专业时,难免会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摇摆。
而这,恰恰也反映出国内竞争如何激烈,好的学历又有多么重要。

而就在大家埋头为国内资源拼的“头破血流之际”,
有的家长已经在偷偷为孩子选择其他“更为轻松的”赛道。
香港就是他们的选择之一。
大批内地家长正偷偷“入籍”香港
跟世界各地的发达城市相比,香港的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更为严重。
据美国发布的《世界概况》(2020)统计,中国香港的出生率全球排名倒数13位。

虽然看起来比南韩、日本、中国台湾略高。
实则,该数据有一定水分。
如果刨去每年大约有10%的来港生子人群,香港本土的实际生育率要比官方数据低得多。
专家估算,香港的出生率极有可能是“世界最低”。

新生儿逐年减少,老年人数量却在增加。
香港现有65岁以上的老人约有145万人,占总人口的20.5%.
如果按每年新增10万的速度来计算,2040年,香港的老龄化将达峰值,人口会进一步锐减。

其实不用等2040年,早在2020年,香港就已经进入人数呈负增长阶段。
加之香港移民至国外的人口也很庞大。
过去三年劳动人口流失超过20万,且都是以25至39岁的中坚力量为主。
如何增加人口,成为香港面临的一大挑战。
正是如此,从去年开始,香港在人才引进方面大开绿灯。
前所未有的窗口期,由此打开。
彻底放开香港优才计划
2023~2024年,取消配额限制,取消赴港面试,新增名企加分,调整签证模式。
申请优才续签更为灵活,不一定要在香港工作才能续签。
新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吸引年薪250w(港币)或本科毕业于世界前100名校的高学历人士
扩展人才清单专业
从原来的13项专业扩充到现在的51项专业,涵盖9个行业领域。
主要新增加了医疗、建筑相关领域的人才。
通过多项输入人才计划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满足香港发展需要。
政策一出,在2023年第一季度,
“优才计划”就获批了2073人,这一数量几乎赶上了去年一整年的获批人数。
“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计划”),申请人超3.6万,获批人数约2.6万。
对于香港政府来说,人才引进是为城市“注入新鲜血液”的策略之一。
而对多数内地人而言,却是获取香港身份的最佳方式。
跟内地政策相比,香港身份带来的福利可就太多了。
大湾区税收政策、香港低税洼地、子女教育与升学、多国免签的护照。

(香港和内地税率的差异)
每一条政策,都具备十分巨大的吸引力。
香港 · 内地学子新跳板
香港的人才计划之所以吸引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源自香港的教育体制。
据统计,在香港就读的外籍学生中90%来自内地。
于内地家长而言,香港是升学的绝佳跳板之一。

这里既有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
教育质量在“全球十大最佳教育系统”中位列第三,是全球最适合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地区之一。
完全不输英国、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
香港高中所修学分可与海外大学互认,采用中、英、粤三语教学模式,未来可更丝滑地与英美欧等学校接轨。
这对于走国际路线的学子们来说, 更为方便。

同时,内地与香港的生活模式、传统礼仪都极为相似,无需适应就可以快速融入其中。
所以,来香港,既可以享受中式生活,还可以接受西方教育,是“中西合璧”理想之所。
更重要的是,与内地相比香港升学模式更为宽泛。学业压力小,升学率还高。
基于这几点便利,内地精英都对香港身份充满兴趣。
如果成为香港籍居民,孩子未来考大学的途径就可以增至3种:
一、文凭试收生计划(DSE考试)
二、港澳台侨联招试(港澳台联考)
三、院校独立招生
# DSE考试 #
DSE等同于高考。

不同的是,DSE的升学压力比内地小N倍,选择还更为广阔。
不仅可以申请香港学校、国内高校,还能申请国外高校。
更为利好的是:现在内地面向香港招生的数量也在逐年上涨。
去年仅有129所大学面向香港招生,今年已经增加至132所。
这些高校中不乏清华、北大、985、211等名校。
还可以申请免试入学资格,只要在校期间成绩良好,通过后可以直接就读内地高校,不用参加考试。

除了走内地这条路。
香港身份+DSE成绩,也是通往海外名校的另一个捷径。
DSE成绩受国际认可度高,有些学校也不要求雅思成绩,所以申请海外名校相对简单。
是否需要雅思成绩,还看这几点:
1. 如果DSE英语成绩不够或不及格,要用雅思取代
2. 报考学校特别指明要雅思(如英校G5)
3. 部分学校有雅思的话,成功率更高(如港校)
# 港澳台侨联考 #
获得香港身份后,还可以参加港澳台侨联考。
跟DSE比起来,港澳台联考难度更低。

不仅考试科目少,只考5科。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
录取分数线更是低到乍舌。
300分就能考取普通类院校,艺体类院校的录取分数则更低,只要200分。
可报考的院校也不少。
今年面向港澳台联考招生院校就有306所,都是本科院校。





即便考试分数没有超线,联考生还可以选择进入大学里的预科班,只要通过考试一样可以进入大学。
相当于,平白增加了一次入学考试的机会。
这与内地高考环境相比,简直是一个天堂一个地下。
如果说内地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华侨联考就是零零散散走康庄大道。
人数上千差万别,录取率更是千差万别。
今年内地参加高考的人数有1278万人,而参加港澳台联考的人数只有8000人左右。
而这八千人中,计划录取人数为5116名。升学率64%,这是内地任何一个省份都达不到的。
可以说,拥有港籍身份,相当于在升学这条路上拥有了更多的机会。
那个家长能不心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