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9年美国开始对华为进行制裁开始,4年间,欧洲多国相继与华为停止合作。

就在前几日,德国也释放出将与华为终止合作的消息。
据德国政治媒体《明镜》报道,
德国内政部要求各大移动运营商,在4周内(3月6日-4月2日)将目前在5G网络中使用的所有华为和中兴制造的“关键部件”上交审核。

禁令还要求运营商将已经安装在网络中的华为和中信组件,进行移除和更换。
对此,我国驻德大使馆回应称:
华为在德5G网络的设备中占比近六成,为德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方对德有关政府部门在毫无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草率作出上述决定表示十分不解和强烈不满。中方坚决反对德在对华合作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国家力量干预市场,这不仅违背经济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而且损人不利己

德国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经过20年的长期合作,德国5g移动设备近60%的市场份额均来自华为。
突然宣布封禁华为,对德国只有损失,为何还要杀敌一千,自损一百呢?
01
始作俑者当然还是美国。
从2019年开始,美国就开始布局打压华为。

美国以“网络科技安全”为由,将华为及其70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
禁止美国企业向华为出售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同时还要求凡是使用美国eda技术的厂家(如台积电),也不能给华为制造芯片。

同时,波兰也开始带节奏。
称华为可能对欧盟有“安全威胁”,倡议欧盟要在对待(踢出)华为的态度上保持共同立场。
紧接着,欧盟多国陆续开始禁止华为设备。
2020年,瑞典同样以“安全”为由,正式要求国内运营商拆除华为和中兴设备,成为欧盟第一个明令禁止在5g基础设施中使用华为中兴产品的国家。

同年,英国宣布禁止购买华为5G新设备,并计划在2027年之前移除现有网络中的所有华为设备。
2021年,西班牙最大电信运营商Telefonica向瑞典制造商爱立信购买5G网络设备,以替换其部署在西班牙的部分华为设备。
2022年 T-Mobile荷兰公司宣布爱立信作为其5G网络设备的唯一供应商。不再与华为续签无线交易合同,同时与爱立信达成有关提供3G、4G和5G无线网络设备的长期承诺。

在这期间,德国尚未明确表态。
但德国各界一直在争论,就是否在5G建设中禁用中国技术的问题争论了很久。
主要存在两种声音。
默克尔的反对,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一部分人还起草了'针对华为实施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禁令和相关法案'。
但在默克尔的阻止下,一直未被推行。
直到默尔克卸任。
作为北约国家的德国在被美国不断施压下。
出于政治压力,德国最终站到了美国一方。彻底“ban”掉了华为。
02
德国应该明白,禁用华为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严重。
作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对于德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么做不仅会使中德关系严重受损,对于德国本土的5G发展来说也是极其不利的。
英国就是前车之鉴。
从英国禁止华为后,预估经济损失已高达18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614亿元)。

除了替换设备的不必要花费,它还对整个通信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此举将导致英国移动设备行业错失47亿英镑的创收机会。相关行业也因此损失20亿英镑,整体经济收益也因此损失约15亿英镑。
利益受损之外,在更换设备期间(持续到2027年),英国现有的2G、3G、4G网络稳定性也受到影响。
网络不稳定,更会波及各行各业。

最让英国头大的是,称心的替换厂商不太好找。
华为作为5g行业的头部,从成本到性能方面都极具优势,很难找到'更优'的替代厂家。

(继2019年夺冠,华为2021年在欧洲申请专利3544项,超过韩国三星再次第一。)
所以,这两年英国一直把时间浪费在:不停更换设备厂商上。
先是使用日本的设备,后又改用美国设备,建设进展不大,钱倒是花了不少。
如今英国已经意识到代价的惨重性。
所以现在,英国对待替换设备这件事实行的策略就是:能拖就拖。
对于依赖程度更高的德国来说,停用华为的代价只会更大。
在德国已投入使用的5G网络设备中,有60%源自华为。

德国共有8万根无线电桅杆的天线网络,目前正在转换为5G。
但是其中70%的天线都在华为设备上运行,这7成天线网络想要升级到5G,只能用华为的产品升级。
如果德国想要把这些设备全部拆除,等于是把通信基础设施再重建一遍。
排除时间成本和采购成本,仅人力成本这一块,各大运营商就承担不起。

反观华为,失去欧洲市场的支撑,并不会对造成致命打击。
这些年,华为逐步将业务重心向亚太地区和非洲地区转移。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华为在亚太地区的营收占比为72.8%,非洲大陆电信网络70%来自华为。

由此可见,失去欧洲市场的情况下,华为依旧可以凭借亚非市场维持营收,其不会对经营状况造成严重冲击。
所以,美国想要彻底打垮华为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掌控全世界,否则打压永远是暂时的。
用任正非的话说:他们非买不可,有什么办法?
竞争最终还是拿实力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