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办年货。
看起来,年还是同以往一样的红火年,过年方式却因疫情而改变。
很多人因地处中高风险区无法返乡与家人团聚。
另有很多人仍在纠结,还未决定到底买票返乡?还是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各地ZF各显神功,开启花式留人模式。
高风险区自不用说,必须把人“钉“在本地,强势留下。
像石家庄、藁城这些高风险地区,
均已在所有进出路口设立疫情管控站,
无论是进来或者出去,统统劝返。

中风险区域的打工人也基本放弃了挣扎。
下车不入家门,先集中隔离14天,
等出来年也过完了。
家人陪不上,还得多赔7天的事假……

犹豫摇摆之际,各地政府还尽其所能的积极挽留。
又是发过节费,又是免费逛景点。
就差说”只要肯留下,这几天吃喝玩乐算我的“

企业们也纷纷助力,
先”晓之以钱“:留下的,补助高高的。

再”动之以理“。

最后”利弊分析“。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叶问看了都直呼在行。

当然,能决定安心留在当地过年,
也离不开深明大义的老父亲、老母亲们。

把对孩子的爱深埋于心,用无所谓不关心的态度来安抚孩子不能回家的内疚,
爸爸您可真是别有一番“用心”良苦……

为了解决仔仔一个人过年,极大可能吃不上饭的困境。
敬爱的妈妈亲自跑农贸市场,书写菜谱。
开启远程教学,只为让孩子吃到家的味道。
因为有妈妈做的饭味,才是年味。

有留下的,就有坚持回乡的。
过年嘛,回家无可厚非!
只要咱往返地均属于低风险区域,准备好出行所需的证明材料,做好必要安全防护措施。
家,该回还是要回的。只是这特殊时期,回乡之途能顺利吗?
开始还真挺顺的。
首先是这”错峰春运“,旅客少了一大半,进站不用排队了,座位不用等位了。
人少到让我一度怀疑是否记错了出门的月份。

再有,终于不用抢票了。告别四处求人“车票助力”的尴尬。随便挑日期,都能买的着。

跟往年春运相比,还不够顺的吗?别急,”难的“在后头。
那就是:当你出了站,却发现进不了家门。
原以为按政策从低风险区回来,手持绿码就能轻松回家了。
到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ZF说“从低风险地区返乡持绿码即可”,
省说“要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市说“居家隔离”,
村镇一律“禁止返乡”

这一层一政策,到底该听谁?
听政府的,就进不了村里的大门。
听村里的,请原路返回吧您!
虽发改委紧急强调:就地过年政策不能擅自加码,不能阻断人员出行返乡。
但现象一出,谁还敢轻易回去尝试?
无论如何,今年回家都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了。
与其犹豫是否回家,不如踏踏实实做个“原年人”。
体验一次不一样的春节。

就像去年,被封闭在家的我们照样自娱自乐,玩的超开心…(今年春节会创新什么新花样?期待ing)


至于那些遗憾,不能陪伴父母,吃不到家乡美味等等。
待春暖花开时统统补回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