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小程序
公众号
客服

看完开幕式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祖国越来越强大

新年假期已过去一周,打工人的状态貌似还没找回来。

这也怪不得大伙,又是过新年、又是冬奥会,一场接一场,搞得大家根本脉动不回来,只想摸鱼追“爽文女主”。


本届冬奥会看点颇多,除了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冬奥会的开幕式更让各国网友们惊叹连连。

"北京奥运开幕式,从序幕就感觉质量很高"


"才刚刚开始,我就已经喜欢上了"


曾经的世界代工厂已不复存在,在2022年的今天,中国正以全新的面貌与世界say hi。


自2008年北京成功申奥至今,14年间我们亲历着中国的发展,目睹着中国一步步迈入世界大国的行列。

而这些进步的奥秘,在本届冬奥会中,也可窥得一二。


 坚定的目标感

中国人喜欢喊口号,定目标,后坚定不移的完成。


筹办冬奥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场馆建设、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到奥运遗产保护,任务千头万绪,工作量非常大,挑战艰巨,困难重重。


尤其是疫情期间,既要举办顺利,又得严控疫情蔓延,如何做到?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工作人员可谓绞尽脑汁想出了“套娃式”防疫办法。


初筛:从人员入境前就开启3层检测程序,出发前、抵达机场、进入闭环3检,初步筛除病例。


隔绝:所有涉奥人员(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入境后只可在闭环内活动。专门住宿与车辆、指定路线出行,避免与社会面接触。


日测:进入闭环后人员每日一核酸,实时检测,不让病菌潜伏。


应急:甚至还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办法,比如冬奥专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


如此细致周全只为确保疫情不外溢。

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充分的防疫准备,还因我们从开始就目标明确。


冬奥会如此,国家亦如此。

这些年为了追赶世界进程,变大变强,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奋进。


这期间我们修建了世界最大的三峡水电站。

建造了世界第一的珠港澳跨河大桥。


开通世界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将速度提到了每小时350公里

北斗卫星成功组网,让我们彻底摆脱了美国卫星导航的控制。

我们有了自己的航母、歼一20,运一20,直一20、空间站。

2020年底我国实现全部脱贫。

我们进入了全网时代,移动支付、网络购物。

在中国,你可以手机在手,说走就走。


这些年,从外界称呼也能感受到我们确实不一样了。

中国制造,基建狂魔,中国速度,中国智造。


这一点点蜕变,与我们拥有坚定不移的远大目标分不开。


魅力舞台,实力造就

这届冬奥会太美了,给大家留下了不少记忆点。

相较于历届奥运会的“传统模式”,此次开幕式更为大胆创新。


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这些新科技的加入:人工智能、机器视觉、5G和云等,科技感满满。


单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开幕式是生动的、眼花缭乱、突破想象的。而这些视觉盛宴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科技的支撑。


与08年奥运会的“人海战术”相比,本次冬奥会参演人员仅有3000人。

但这么大的场地却丝毫没有感受到“气势不足”,是因为采用了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虚实场景相呼应,让科技参与到美的表达中。


能呈现这些精彩画面要归功于位于地面和一侧竖面的两块超大LED显示屏。

超高清、流畅的表达通过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来实现。

1644567688870226.png


显示屏中流畅的画面如有灵魂,与演员无缝互动。

如此灵活的“动效”是因为使用了“AI实时视频特效”。

1644567718171553.png


此外还有奥运五环中使用了航天结构设计方法。


奥运圣火采用了最新科技,用微火点燃圣火,绿色低碳。


除了演播厅,运动员住的奥运村同样科技感满满。


运动员们睡的床不仅能够通过遥控器调节床垫高低,还能根据坐姿或睡姿调至不同场景。


餐厅全用机器人替代,机器人炒菜做饭、送餐、导引、消杀等,还有咖啡机器人。

极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智能防疫的想法值得点赞。

(机器人手语主播)


中国还推出了首个空气核酸检查系统,它可以检测会场空气中是否有新冠病毒,灵敏又快速。


此次中国冬奥会服装也使用了碳纳米技术,衣服薄了却更暖了。


更骄傲的是,此次冬奥会所展示出来的产品,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国人自主研发的。


有人说这届冬奥会格局打开了。我们不再立足华夏而是放眼人类。


的确如此。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中国人用十几年的时间,精进科学,发展经济,不断地向上堆积。


这个高点便是中国实力。是数亿中国人努力拼搏出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