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
小程序
公众号
客服

被困在购物车里的上海人

上海疫情迎来了拐点,连续10日新增人数呈下降趋势。这个势头令人欢心,上海人民似乎盼来了曙光。


但还有多久才能彻底清零、完全解封?没有确切的答案……


上海人很心急,一个月来没出门憋太久了。

而且自从被封后,吃饭成了上海人的头等难题。

上海人吃饭有多难?


前段时间上海花式抢菜的新闻相信大家都有看到,简直是高手过招,各显神通:


闹钟不再是上班的催命符,而是抢菜的倒计时。


手速快不再是游戏里的绝技,而是解决下一餐的必要配置。


各行精英从商业模式、国际货币转移到研究各买菜平台的供货规律,抢单方案以及抢不到菜的补救办法。


即便如此还是很难抢到菜,尤其是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们,只能依靠社区团购或者子女帮忙采购。


起初菜难买倒也理解。

城市封控,物流停运,农副产品进来速度慢,社区物业承担转运工作压力大等等问题都需要时间调整。


但随之而来的不是物资供应充足,而是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漫天要价、菜品不新鲜、售卖与收到的菜“货不对板”等问题接二连三的发生。


一袋速冻饺子要价50元。


155元蔬菜套餐里的菜被切开售卖,半颗卷心菜、半根萝卜、半个西红柿。


蔬菜被压扁、被挤烂更是常常发生……


更可气的是一些趁机投机倒把之人充当商家建群卖肉卖菜,下了单交了钱,迟迟不发货或收完钱就解散群。


有的餐馆借用营业执照改卖农副产品,价格翻了十几倍,天价菜频出。


还有一些ZF发放的爱心礼包也出了问题。

浦东区发放的礼包中叫花鸡,查询溯源后发现已经过期两个月。


龙口粉丝,金龙鱼不出面,而是由其山寨兄弟龙匚粉丝,龙仁粉丝,龙D粉丝,尨口粉丝,金龙花前来“援助”。


这些曾经充斥在村县的山寨产品居然以这种形式“进入”上海市场也够嘲讽的。


有人调侃自从被封城,上海人的朋友圈就成了315大型打假现场。


可以想象上海居民每天有多闹心。正规平台抢不到菜,社区团购质量参差不齐,还有被骗风险。保障物资也不可信,到底能吃啥?


难道绿色健康食品的尽头只能是绿化带吗?


物流人配送同样难!


月初,以京东为首的各大电商平台陆续开设“上海食品保供通道”,为的是解决上海人的燃眉之急。


而很多人下单后,发现原定于次日到达的物资,发货日期一次又一次往后推。

网友不禁调侃京东渣男行为,收钱不办事。


京东CEO徐雷同样心急如焚。

百万个订单砸过来,京东也是不计成本调动全国库房物资运往上海,但到最后发现进入上海的道路封锁。

货进不去。


于是。

被困在上海里的人吃饭难。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从那些有资源的供应商,小商小贩购买天价套餐,劣质食品。


被困在上海里的电商平台更难。

自从封城后配送人员急缺,每日订单应接不暇。从外省调度的食品又因隔离政策无法及时送达,导致库存紧张。


说到底,这次上海“食品紧张”不是缺资金,也不是缺物资,而是缺人手,缺乏合理调度的好政策。


封锁期的买菜自由很难实现吗?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疫情封锁周期越来越长。

过去最多一到两周就可以解封。

现在由于病毒传播速度变快,隐匿性增强。封锁周期已经是一个月起步。


充足的囤货抵不过长久的封锁。如何保障居民们有足够的食品物资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对于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来说,利用好电商平台就能给予足够的支持。

像叮咚、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在各个区域都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和配送能力。

只要帮助这些平台补充货源和配送人员。居民买菜的问题便可游刃而解。


然而,根据防疫政策,进入上海的车辆需要先隔离14天,检测合格再放行。也就是说车内如果运送的是的鲜鱼肉、蔬果,14天内物资如有变质,损失是由企业来承担的。

长时间隔、车辆调度慢等问题直接导致平台运送成本变高。


想要持续支持上海,确保物资送达,意味着要输送更多的人和车辆。


而这些平台做到了!

京东不惜成本调动几千名快递小哥驰援上海。阿里巴巴、美团也纷纷派送骑手到上海支援。

这边一腔孤勇奋力支援,上海的某些地方却不买账。


住在康城小区的网友发声,自己的京东货物被拦在小区外进不来。

与之对标的,是一些保供企业提供的问题猪肉却轻松送进居民家中。


更令人乍舌的是,还有人将这些上海应急物资倒卖到外省。

事态种种让人不得不质疑,上海的防疫政策确实存在着漏洞。


在全球躺平的当下,我国能坚守严格防疫已属难能可贵。

尤其是在病毒不断变种,越来越难防备的当下,各地仍存在被病毒侵袭,面临区域封锁的可能。各地是否能少设些门槛,为真心办事企业多提供支持政策尤为重要。

毕竟只有在物质保障的前提下,居民们才能安心居家,共克时艰啊。